△母親節剛過,這是一年中最柔軟的一段時光。 有人陪媽媽吃了一頓飯、送上一束花;有人帶她散步、聊聊近況。 也有人,只能靜靜地在心裡思念——因為媽媽已經不在身邊了。 不管是相聚還是懷念,這一天總讓我們再次體會到: 媽媽,是我們人生中最深的牽掛。 而這段時間以來,我有幸陪伴不少家庭談論生前規劃,也因此聽到了許多關於「歸屬」、「牽掛」、「思念」與「安排」的故事。 這些故事讓我慢慢看見:「落葉歸根」的意義,在今天的時代裡,正悄悄改變著。 *「落葉歸根」的定義,悄悄改變了 我們華人習慣說,人老了要「落葉歸根」,意思是要回到出生地、祖墳旁、老家的土地上。 但如今,隨著生活型態與家庭結構的改變,這句話的意義,已經在悄悄轉變。 有些父母告訴我:「我們的兄弟姐妹都住在洛杉磯,父母親也埋在那裡,但我還是想葬在拉斯維加斯,因為孩子都在這裡,將來他們比較方便來看我。」 這不是放棄傳統,而是一種新的依戀。孩子在哪裡,根就在哪裡。 *把摯愛帶來身邊,是為了讓思念有歸處 也有不少子女,在父母於故鄉過世多年後,選擇把父母的骨灰遷來美國,安葬在自己身邊。 他們告訴我:「不是因為忘本,也不是想違背父母遺願,而是……我真的很想他們。如果他們能在我身邊,當我難過、想說話的時候,就有個地方可以去。」 我曾遇過一位客戶,他的奶奶在臨終前對他說:「你要去美國了,我也好想跟你去……」 這句話他一直放在心裡。幾年後,他真的這麼做了,把奶奶的骨灰帶來安葬在拉斯維加斯。 他說:「這樣我想她的時候,就可以去看看她。我知道,她會想在我身邊。」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,卻說出無數家庭的心聲—— 無論是生前還是身後,我們都想和摯愛的人靠得近一點。 *不只是為了孩子,也是為了自己 除此之外,也有些長輩說得很坦白:「不只是孩子在這裡,我自己也已經在美國住了三、四十年了。生活久了,朋友也在這裡,生活方式也早就習慣了,這就如同我第二個故鄉就好了。」 對他們來說,「落葉歸根」不再只是回到出生地,而是落在自己心裡最踏實的那片土地上。 他們說:「我在這裡過了一輩子,也希望能在這裡畫下圓滿的句點。」 *一場告別,是對孩子最後的體貼 很多長輩選擇在美國做生前規劃,不是為了體面,也不是為了省錢,而是出於熟悉的體貼—— 「我能自己決定的事,就不想留給孩子擔心。」 他們會對我說:「孩子工作已經夠忙了,到時候還要請假、處理檔、跑流程,真的太辛苦。」 這句話裡,其實蘊含著我們這一代父母最深的溫柔:現在的孝道,有時變成是父母在孝順孩子。 所以,若我們能在心靜氣和的時候,慢慢思考自己希望怎樣被告別、希望安葬在哪裡、想對孩子說些什麼—— 這些都先寫下來,留給他們,他們只需要照著走、穩穩地送我們一程。這不是提前告別,而是主動留下愛的延續。 *結語 在今天這個時代,落葉不一定要回到最初長出的那棵樹下。 它可以選擇落在孩子身邊,也可以落在我們深深熟悉、長年生活的這片土地上。 生前規劃,不是為了死亡,而是為了讓愛更完整,讓離別更安然。 下一篇,我將與您分享:生前契約制度背後的保障與特色,如何讓這份安排真正成為一份可託付的安心。 如您希望瞭解生前規劃,或需要為家中長輩安排合適的墓地與契約,歡迎與我聯繫:Elaine Chan,Palm Mortuary – Dignity Memorial 生前契約顧問,電話:702-772-7768,電子信箱:[email protected],地點:拉斯維加斯地區可面談,可安排中文服務。
© 維加斯新聞網和維加斯新聞報版權所有,轉載必究 隱私權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. ©2018 lvcnn.com Software ©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