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2歲紀伯伯本身是糖尿病及腎臟病患者,日前因腳底受傷,傷口潰爛發臭,加上全身發燒畏寒,緊急安排急診住院接受清創手術,但術後換藥後發現傷口附近組織一直循環不佳,導致傷口沒有長肉跡象,之後會診心臟科醫師,安排下肢血管超音波檢查,證實為下肢動脈阻塞,透過心導管治療及家人用心換藥後,紀伯伯傷口總算順利恢復。
還有腎臟病 腳底傷口拖到潰瘍 台灣地區人口結構日益高齡化,慢性疾病已經成為健康照護的主軸,其中經常看到的慢性傷口,如壓瘡(褥瘡)、糖尿病合併足部潰瘍、靜脈曲張合併潰瘍傷口、末梢動脈阻塞合併潰瘍傷口,經常伴隨一個以上慢性疾病,不僅造成皮膚完整性受損,後續傷口處理與照護過程,更常耗費醫療資源,也造成病患及家屬深遠影響。
一般所謂的「慢性傷口」,是指任何傷口沒有依照預期的時間癒合,或是停留在某一個癒合過程超過4週以上,多數慢性傷口的發生與病患罹患長期慢性疾病有關,如壓瘡(褥瘡)是因病患身體突出的部位,長期處在壓力之下,沒有規律翻身減壓,再加上外界施加的摩擦壓力(如更換尿布或翻身時的拖和拉)所造成。
清創仍未癒 會診心臟科才發現 至於慢性靜脈曲張導致的高壓,則會誘發下肢靜脈潰瘍,以紀伯伯這次嚴重的下肢潰瘍為例,不僅是因為糖尿病易引發神經性潰瘍傷口,清創手術後,所安排的下肢動脈檢查,也發現有明顯的動脈阻塞,適時經心導管處理後,才打通下肢的阻塞動脈,讓足部的血流獲得明顯改善,傷口得以順利癒合。
不同急性傷口 處理要對症下藥 慢性傷口的形成原因、機轉和處理方式,與一般常見的急性傷口不同,臨床醫師需透過系統性的評估病患身體狀況,再與病患與家屬說明照護傷口的注意事項,才能讓傷口慢慢順利復原,過程雖然比較漫長,但才能真正對症下藥,一勞永逸。 (文/鄭旭棠/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)
閱讀: 28635
|